兩材重組引發業內人士強烈關注
日前,國務院批準了中國建材集團與中國中材集團實施重組方案,這是我國建材行業的重大事件,兩材的合并,將重新劃分全國建材行業板塊,對整個行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一、兩材戰略性重組,彰顯了中央、國務院加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的決心。兩個集團的重組使我國水泥、玻璃產能集中度大大提高,為“去產能”鋪平了道路;優化建材產業結構、優化資源配置,合并后也會開啟新的一幕,而且效率也會得到充分發揮。
二、兩材的戰略重組為“一帶一路”建設增添了國際競爭實力和新生力量。兩股繩擰成一股,在國際市場上既減少了競爭又壯大了實力,為我國建材企業走出去,以及快速成長和優質產能的輸出等都提供了保障。
三、兩材重組,在國內,減少重復建設、優秀人才的優化使用、技術裝備的集中開發和調配等都成為了可能。
四、兩材合并,使目前建材市場的惡性競爭得以緩解,為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建材市場奠定了基礎。
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常務副會長 秦占學
這是我國建材行業開啟大企業重組模式、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信號和重大舉措。中國建材和中國中材是我國建材行業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兩大集團,在浙江都有重要的產業基地和科研平臺,兩材重組是響應黨中央、國務院開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際行動,對于優化資源配置、整合同類業務意義非凡,有利于化解當前水泥等行業存在的嚴重產能過剩和同業競爭局面,對打造水準更高、門類更全、國際競爭力更強的行業發展新平臺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中國水泥行業資深專家、浙江省水泥協會會長 李辛龍
中國建材和中國中材的強強聯合是我國建材產業史上的里程碑事件,由此誕生了規模實力中國最大、水泥熟料等產能世界第一的建材集團。首先,我代表華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全體員工,對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的成立表示熱烈祝賀。
兩材合并不僅雙方在各個領域形成優勢互補,將有效推動集團集約化經營和全方位發展;同時,這一成功案例也必將成為中國建材行業實施兼并重組的樣板,對帶動整個行業加快推進結構調整、提高產業集中度,并最終打贏供給側改革和去產能“攻堅戰”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在當前經濟形勢下,兼并重組被看作是推進供給側改革和加快去產能的重要途徑,也符合世界產業發展的趨勢,但合并成功的關鍵還在于今后整合協同產生的效果。我衷心祝愿新成立的中國建材集團未來能夠克服前進道路上各種困難和挑戰,早日實現又強又優的世界一流企業集團這一目標。
湖北省建筑材料聯合會會長、華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李葉青
兩材重組是全國建材行業一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也是一件令人振奮的喜事,必將對當前行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起到正面積極的促進作用,值得祝賀!
重組整合是未來行業發展的趨勢,希望借助兩材重組的春風,能帶動甘肅和西北建材行業的聯合重組,尤其在水泥行業,希望西北相鄰省份企業間能建立大區協調機構,以協會為平臺,以企業為主體,緊密合作,加強信息交流共享,深入推進冬季錯峰生產、價格協調、行業自律工作,從而更好地維護行業和企業的整體利益。
甘肅省建材行業協會會長 劉世勤
兩大建材集團聯合重組,是我國建材行業調結構、穩增長、增效益邁出的堅實一步,是建材行業供給側改革的重大舉措。它將會迅速提高水泥行業集中度和運營效率,在建材行業轉型升級、技術創新、國際產能合作等方面將發揮積極的作用??傊?,這是我們建材行業的大喜事。
河南省建筑材料工業協會會長 王愛貞
中建材和中材兩家央企合并,正式重組為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此舉不僅僅意味著建材行業一家“巨無霸”的誕生,更將推動全國乃至全球范圍建材資源及市場的優化配置和資產整合,進一步提升全行業的運行效率。單就水泥產業而言,兩大巨頭合并后的產能在全國的占比將達到22%,尤其江蘇、湖南等省份的水泥產能集中度將明顯提升。以此為范本,如能帶動浙江、安徽、江西、湖北、重慶等長江中下游各省市的骨干水泥企業加快兼并重組步伐,長江流域水泥產業的集中度將大大提高,為全國水泥市場穩定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華新和葛洲壩兩家企業在湖北水泥市場的占比已經過半,下一階段預計將超過70%;未來如有第三家企業介入湖北地區的兼并重組,那么前三家水泥企業的產能集中度可達到85%~90%,對當地水泥市場將更加有利。
湖北省水泥工業協會副會長、湖北世紀新峰水泥有限公司總經理諸葛文達
我國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經歷了艱苦卓絕的拼博和努力,中國建筑材料集團和中國中材集團兩家央企已經成為實力雄厚成效顯著的建材企業,在國際市場上也享有相當的市場份額和良好的業績、聲譽?,F在兩材合并重組,筆者認為,其意義和影響,無論對國內或國際將都會超過不久前拉法基和豪瑞世界兩大水泥公司的合并重組,其對全球建材工業發展的重要作用將會更大。希望新成立的中國建材集團早日打造成為世界一流的企業,除了傳統建材以外,在新型建材和非金屬礦產方面開拓一片新天地,為中國和世界各國做出新貢獻。
水泥專家 高長明
中建材和中材兩大集團的合并重組,是產能過剩行業發展的必然選擇,對進一步優化國有資本結構、提升產業集中度、避免重疊業務間的惡性競價,同時提升資源和市場的配置效率、消化過剩產能、增強企業盈利能力等方面,都將起到重要作用。此舉意味著我國建材行業的大企業重組模式、供給側改革工作邁上了新臺階。
兼并重組是去產能的最佳途徑,也是做大做強國有企業、鞏固國有經濟主導地位的重要途徑。從湖北省建材行業發展的現狀來看,水泥行業的產能過剩嚴重,產業集中度不高、企業難以發揮規模效應。因此,國有企業要積極推進和實踐供給側改革、“一帶一路”及國際產能合作等重大戰略,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加快區域產業結構調整和兼并重組步伐,為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中國葛洲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葛洲壩水泥董事長、湖北省水泥工業協會會長 郭成洲
經國務院批準,中國建筑材料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中材集團有限公司8月26日實施了重組,標志著我國建材行業開啟大企業重組模式、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工作邁入新的階段。對建材行業來說,這無疑是個重大的利好消息。兩大央企上市集團在過去的歲月中,為我國建材事業的發展壯大做出了突出貢獻。我們企盼兩大集團重組后,能夠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加強集團組織建設,激發集團組織活力,充分發揮好服務國家、服務社會、服務群眾、服務行業的主導地位作用,依靠自身的影響力,引領中國建材行業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理念下,推動建材行業快速、穩步、健康地向前發展。